参展推介 | 文化遗产的美好由我守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

还记得2015年建博会上那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千手观音画像吗?


没错,那就是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的詹长法先生带来的“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的主题分享。论坛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人气爆棚!如果你问,文研院是什么机构?为什么能做这么重大这么有影响力的项目呢?那么,小编只能说你too young too naive......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主要承担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维修及展示方案设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工作等。

作为国家文物局直属研究机构,基本上你能想到的绝大多数遗产保护类重大项目都出自于它之手: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北京恭王府府邸、西藏布达拉宫......

2017年的盛夏,作为建博会的支持单位,这一次,文研院将以另外一种形式隆重登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展位图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展位示意图

光看展位示意图,是不是就特别高!大!!上!!!如果你以为文研院只有展览那么你就再次too young too naive......2017建博会学术论坛将带你细数文研院为我们留住的历历美好。

从吴哥窟到布达拉宫,文研院带你亲临修复现场!


具体日程以展会现场公布为准


下面简单介绍上述演讲案例背景,欲听现场讲演,速速报名占座吧!

留住吴哥的微笑——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项目

吴哥,位于现今柬埔寨王国北方城市暹粒市,是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古高棉王国建立的都城。这里遍布着吴哥王朝近七百年发展历程中建立的60多处重要遗迹,代表着东南亚一个时代所创造的最为灿烂的文明。

塔布笼寺(Taproom)

1993年,中国代表在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举办的日本东京政府间会议上表示,原意派专家参加吴哥保护国际行动。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吴哥古迹“周萨神庙”的保护修复工作,并成立了中国援柬吴哥保护工作队。

习近平主席视察周萨神庙


周萨神庙修复后全景


修复中的周萨神庙藏经阁

20多年来,中国文物工作者也形成了吴哥古迹保护的"中国模式",其中有何动人故事?


石质文物保护的新进展——承德避暑山庄凝灰岩文物的研究与实践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寺庙群,不仅融合了中国南北园林的艺术特色,更是成为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典范。

须弥福寿之庙——石象

避暑山庄中各种精美华丽石制雕刻品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堪称我国石刻中的瑰宝。这些风雨飘摇中幸存的精美石刻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侵蚀,表面出现了酥粉、开裂、局部缺失等风化现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避暑山庄内砂岩文物的风化病害

如何让这些文物的得以长久留存,让这些历史瑰宝重新焕发往日的光彩与骄傲?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运行体系的建立,可及早地发现和辨别文化遗产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细微变化,并给出其变化的定量分析,不仅能为风险评估预警和尽早实施应对控制给出重要依据,也为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可能可必要的条件,是实现对遗产地的本体的预防性保护的关键。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

2013 年4 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总平台建设正式启动。

不论是默默注视潮起潮落,倾听着荣辱沧桑的吟唱的大运河,

大运河

还是绽放在左江两岸悬崖峭壁,刻画出神奇巨幅图像的左江花山岩画,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都加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得到更好的保护与研究。


文物三维数字化保护应用规范研究 

一直以来,传统保护方式就是文物都是以实物形式存在并且保护的。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文物,也逐渐进入数字化保护阶段。一批文化遗产的数字影像平台、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展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舞台。

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主的三维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好比是给文物做了一个“分身”。这种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成果不实用和盲目滥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套用于指导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保护应用的标准规范。

大足石刻圆觉洞数字展示


《大足石刻大佛湾文物三维扫描及保护应用》



应县木塔监测与保护研究    

应县木塔

如果说在众多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建筑中选择只介绍一座中国古建筑,那么非应县木塔莫属。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高65.838米(2011年测),是世界上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可登临的木构楼阁式建筑。木塔刚柔相间的分层结构科学价值突出,虽长期遭受自然力及人为破坏,但至今其主体结构仍保持完整,同时也存在局部倾斜严重及构件残损等诸多病症。目前正在开展的木塔监测与保护工作建立在80余年的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力求进一步向前推进。

横纹承压构件被严重压坏


万尺布宫  毫厘探微——精细化测绘在布达拉宫保护中的应用 

西藏布达拉宫

在神秘的“雪域高原”,它以其气象万千的独特特质,吸引着全世界的瞩目,以其特有的建筑形式以及恢弘的建筑规格,作为西藏的代名词,它就是布达拉宫。坐落于西藏拉萨的红山之上,屹立于高原之巅,布达拉宫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悠久文明和浩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瑰宝若是不好好加以保护研究,不久就会暗淡于岁月的摧残。还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一直用一份真心始终守护着这份美好。


本文来源:建博会


  • 友情链接

协办单位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委会
  • 查看更多

支持单位

特邀支持

  •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
  •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 中国光大银行苏州分行
  • 查看更多

支持媒体

  • 中国文物报社
  • 《建筑遗产》学刊
  • Built Heritage
  • 《中国名城》
  • 查看更多

Copyright上海建为企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785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