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推介 | 当代艺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营国以小见大,见真章于细微处。一砖一瓦,一窗一门,一柱一石皆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国之匠人中有着一群赋予它们新生命的人,他们于一雕一琢之间,于一锤一凿之间,赋予它们新的艺术形式,从而赋予它们一个全新的生命形态。
2019年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博览会即将隆重开幕,悠悠千古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技艺消逝在滚滚的历史长流中,本次博览会我们有幸邀请到几位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展。今天就让我们提前了解下他们,了解下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木雕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崖崩迂回路,木落见人家。”这是古人对东阳的描绘,东阳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它常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让人所熟知。在现实中它也有着它名扬天下的资本——东阳木雕,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技艺。博览会中共有两位来自东阳的公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带大家领略东阳木雕的风采。
东阳木雕
华市古汇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吴初伟
吴初伟,沉心木雕五十载,精古技,学新法,集诸家之所长,融于一身,为东阳木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泉,当之无愧的创作大师,至今为止已创作木雕作品千余件,风格独特迥异,饮誉中外。被誉为“东阳木雕领航人”。
卢红霞创作室——卢红霞
卢红霞,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匠作界的女中豪杰,醉心木雕四十余年,以独特的观音雕刻技法闻名界内,同时也将将自己独特的理念融入木雕之中,在传承中创新,在雕刻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正如笑看红尘滚滚浪,醉心木雕尘不染。
卢红霞及其作品
御窑金砖
御窑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
御窑金砖制作精细繁复,其全部奥秘就是根据土性物理的生克,将练泥、晾坯和烧窑等廿九道工序的每一道,都与时序气候的转换、空气湿度的变化做到最大程度和最为精细的极致的契合,即所谓“顺天道尽人事,方土窑而出金砖”。
御窑金砖
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金梅泉
金梅泉,从事金砖制作40余年,有着一双点土成“金”的手,一抷泥土,本是随风而散,在他手中千挑万选,历经百制,被他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身份金砖,成为了那万中之一的砖,成为故宫宫殿的专用砖。
金泉梅与金砖
石雕
古之建筑离不开砖瓦木石,砖以筑墙,瓦以盖顶,木以构架,石以装饰。石雕是古建筑中重要的装饰元素,它的存在使得建筑更为宏大,雄伟。为了宣扬中国石雕文化,中国石雕艺术家王建庄先生将出席本次博览会,带领大家领会中国石雕的独特魅力。
中国石雕艺术家——王建庄
王建庄先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在他的雕琢下,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材焕发新生,成为了工艺的代名词。他是传统的热爱着,也是新事物的创造者。
王建庄及其作品
赣派古法万字斗清水墙工艺
赣派古法万字斗清水墙工艺砖缝细小,糯米灰防渗透,斗内成万字,泥灌斗防垮塌,万字斗清水墙内外墙无粉刷,灌泥封斗后百年屹立不倒。制作工艺繁琐,要求精准无误差。
万字斗清水墙
湖州匠心社文化传承中心---蒋兵汉
蒋兵汉,从事赣派砖石瓦作和古建修缮工作42年,精通各类修缮技法,以赣派古法万字斗清水墙工艺技法而闻名。赣派建筑特色“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所有工艺由砖石瓦作大师傅指导完成,蒋兵汉是此中行家,参与了许多赣派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使赣派建筑曾经的荣耀留存于世,让更多人得以感受那段辉煌岁月。于平凡中传承不平凡的匠作技艺,这是他当前的写照。
蒋兵汉
木作
“木直中绳,糅以为轮”这是木作最为直观的表述,木作建筑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古人穷尽所能,利用小小的木头,创建了一个个辉煌的成果。沿袭至今,许多木作技术或湮没在历史的河流中,或被新技术所取代,但总有那么一些技术得以传承下来,胡明水先生将出席此次博览会,给大家带来赣派大木作技术,为大家讲述那些年“掌墨”师傅一杆“丈杆”定乾坤的故事。
湖州匠心社文化传承中心——胡明水
胡明水,从事赣派大木作以及古建筑修复工作45年。赣派大木作修筑尺寸以“掌墨”师傅的“丈杆”为标准,后续更换木构组件需要凭丈杆找到“掌墨”师傅或其传人,才能更换原尺寸构件,胡明水为一脉相承的“掌墨”师傅,他的坚持,让代代相承的“丈杆”制度留存下来,让现存的部分赣派木构建筑能够以它们最初的工艺呈现在当今。
胡明水及丈杆
当代的艺匠大师将于本届博览会带领大家进入古典艺术的圣殿,领会古建筑间一个个建筑小体的一生,相信通过本届博览会,大家能够有一番独特的收获!